血常規的臨床意義
身體檢查項目各種各樣,血常規檢查就是其中一種,是比較基礎的血液檢查項目,檢查显示的數值也非常多,血常規檢查對於我們來說也非常重要,可以發現一些全身性的疾病,大家定期到醫院做好基礎檢查非常重要,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下血常規的臨床意義。
血常規的臨床意義
血常規檢查是臨床上最基礎的化驗檢查之一。血常規檢查項目包括紅細胞、白細胞、血紅蛋白及血小板數量等。血常規用針刺法採集指血或耳垂末梢血,經稀釋后滴入特製的計算盤上,再置於顯微鏡下計算血細胞數目。血常規化驗單上的常用符號是:RBC代表紅細胞,WBC代表白細胞,Hb代表血紅蛋白(血色素),PLT代表血小板。
血常規檢查的作用
1、判斷是否有其他細菌感染。如果乙肝患者為外周血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升高,應注意是否合併細菌感染。
2、判斷有無脾功能亢進,重度乙肝、肝硬化患者通常存在脾功能亢進症,如果HBV感染者外周血白細胞總數和血小板明顯降低,應考慮存在脾功能亢進症,應注意檢查是否存在肝硬化。
3、判斷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療,目前的抗病毒藥物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骨髓抑製作用,其中干擾素對骨髓的抑製作用尤為明顯,因此在進行抗病毒治療前及抗病毒治療中,應定期檢查血常規。
血常規的臨床意義就給大家介紹到這裏了,通過上面的介紹,我們可以知道進行血常規檢查可以發現很多全身性的疾病,血常規檢查也是很多患者最基礎的檢查項目之一,可以判斷很多病症,然後使用正確的方法進行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