痛經怎麼治
痛經是婦科常見的癥狀,大多數女性痛經是在忍受範圍內的,當月經結束后,痛經癥狀也會緩解。而有些痛經嚴重的女性,會使用止痛葯來緩解癥狀。值得注意的是,止痛葯起效雖快,但用藥不當會有一定的依賴性。接下來,媽網百科帶您了解下痛經怎麼治呢?
痛經怎麼治
1、服用止痛葯:當經痛開始時,女性可以用牛奶或食物一起服用止痛葯。止痛葯約在20-30分鐘後起效,且持續12小時。這種方法不建議長期使用。
2、艾灸法:選用三陰交、足三里等穴位,將艾條懸放在距離穴位3cm左右的高度,使局部溫熱而無灼痛。每穴10-15分鐘左右,以皮膚出現紅暈為度。
3、按摩法:病用雙手掌互相摩擦,直至發熱,在臍下小腹部沿順時針方向按摩大約200次。或點揉足三里、三陰交穴,各1分鐘。
4、熱敷法:下腹部熱敷有助於緩解子宮痙攣,促進腹部的血液循環,能夠緩解痛經。如果用加熱的中藥熱敷,活血通絡、行氣止痛的效果會更好。
痛經怎麼快速止痛
1、益母棗茶:用益母草15克、大棗30克加紅糖適量煎煮后服用,每日一劑,早晚服。
2、按摩法:病人仰卧於床,先將兩手搓熱,然後將兩手放在少腹部,先由上至下按摩60-100次,再從左至右按摩60-100次,最後轉圓按摩60次,以局部皮膚紅潤為宜,每日早晚各一次。
3、外敷法:用川烏、草烏各5克共研細末,再用蔥汁、蜂蜜調敷少腹痛處2-3小時。每日一次。
4、針灸法:痛經前或發作時是針刺的最佳時機。選穴以脾經為主,血海、地機、三陰交,留針1小時。每日一次,1-3次可止痛。連治三個月經周期可痊癒。